本报讯 推行标后诚信履约目的是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,同时,也能有效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。为抓好该项工作常态落实,泗阳县创新思路,优化举措,通过构建“123”管理体系,持续不断的让标后诚信履约“动”起来。
“1”个机构组织。为强化统筹协调,泗阳成立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,成员单位包含住建、水利、交通、财政、审计、公安等部门的“泗阳县国有资金投资工程管理领导小组”,形成各相关部门统一联动、齐抓共管机制,为该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组织保障。
“2”种服务形式。采取线上安装“钉钉人脸识别”考勤机和线下紧“盯”项目两个形式,对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项目标后现场管理人员履职跟进服务,实现“来源可溯、去向可查、监管留痕、责任可究”的综合体系。自推行“钉钉人脸识别”考勤机以来,共安装30余台,紧“盯”项目46个。
“3”项监管内容。依据“查人员出勤、查质量安全、查市场行为”“三查”制度相关要求,施工企业及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履约尽职尽责,通过诚信约谈、项目巡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,加大对施工企业违规惩戒,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。去年五月至今,检查项目147个,对17个项目经理或总监不在场行为进行警告,约谈企业5家,下发督查通报5期。 (宗轩)